嘉宾简介 李凯东老师:读书会领读人,某大厂数据总监,产研运全能,国内知名比赛获奖无数,有10年的连续创业经历,负责数据、用户、搜索,推荐,AI等方向。
李凯东老师:
由于这是我们读书会的最后一期了,今天我们不打算读新书了,接下来我会结合我的个人经验来和大家谈谈关于读书的一些事情。例如读书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读完书之后应该做什么等等。大家在读书的时候肯定也会有些疑问,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互相沟通和探讨这些疑问,希望大家以后能更有效率地去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
李凯东老师:
首先来谈谈读书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吧?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个是理清楚读书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选择合适的书籍。我推荐大家读书之前最好想清楚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也许功利,也许不功利,但是带着目的去读书的话会方便很多。比如你去检索书籍的时候,就可以限定检索范围省时省力地去找合适的几本书籍。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我优先推荐去挑一些经典的,大家都推荐的书。读经典书籍的收获相对来说应该比读不太经典的,或者组织结构和内容本身就不够好的书籍要多得多。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某一领域,你读的第一本书给你带来的影响会非常深刻。如果这本书的质量很好,它可能会给你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让你立马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相反,如果这本书不够好的话,它甚至可能会让你对该领域产生一些反感。
这种相对在行业内比较好的书,有些人会认为去找网上找免费的电子版看看就好了,但我还是推荐大家去买实体书的。我们都知道一本专业的书籍会因为它本身就限定了垂直方向,能卖个几千册就已经称得上是热销书籍了,但卖书本身能分到的利润却比较少。如果我们去网上去找一个电子盗版的书来读的话,作者和出版社是得不到任何报酬的。创作完一本书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会影响很多作者以及出版社出新书的动力,我们今后也很难持续在某个垂直方向上获得优质的内容。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觉得大家可以花点钱去买些书看看。如果没那么着急,你可以618买,你可以双十一买,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活动的期间去买。大家买书并不仅仅是在帮出版社赚钱,最重要的是能让知识传播这个行业得到良性的发展,保证大家今后都有好书可读。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认可这个想法,那就是我付出了的话肯定是要谋求一点回报的,花钱买书这个消费行为会就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大部分人在花钱买完书之后肯定会激励自己花点时间去读它的。我觉得买纸质书籍的话这种心理效应会更明显。买了书却放在那里不看的话,心里的负罪感肯定也会逼着你把它拿起来翻翻看看。电子书虽然易于保存,但是由于保存起来太方便了,以至于你的网盘容量会增长的会很快。如果你的网盘容量增加到几百个g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这个存储量吓到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失去了把那些书籍一个个读完的动力。那有些人可能会说,买书的时候是不是也尽量也别买太厚的书?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如果这本书对你的意义特别大,是你学一门技术时必不可缺的经典书籍,就不要产生畏难心理而不去买它,不去读它。如果有心理负担的话,你可以做一件事情,把书变薄。比如把书拆开做成一个个小册子,把它看成是好几本很薄的书耐下性子读下去。要知道读书拼的并不是速度与数量,而是你能否从中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与见解。
李凯东老师:
那读书的时候我们又要注意哪些事情呢?首先,我建议大家读书的时候不要带预设和偏见,要不然思想上很容易走极端。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总希望里面的内容是我认为对的内容,又或者说是符合我的想法的内容。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认为管理他人时就应该以制度为主,当我看到一本管理书籍不讲制度,讲的都是一些和人性,激励相关的观点,我就认为这本书不对。我总是带着我的偏见去批判一本书对或者不对,我会把所有我认为不对的事情忽略掉,加深我对我认为正确的那些事情的理解。最后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极端,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常对别人说“你说的不对”,然后再把我认为对的观点说出来。但有一天我注意到我尊重的某位人士经常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这句话。他会带着善意听你的想法,很开心地跟你讨论问题。我突然就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不一定要去否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可以不断地去肯定一些事情,然后把它延展开来进行讨论,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深刻。读书也是一样,我们不用去评判它对或错,而是认真地想一想对方是如何思考的,把它的脉络梳理出来。如果你觉得它有一些想法很好,就把它整合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内,渐渐地你会发现你能获取的知识量越来越多。
还有一点就是读书,读文章的时候想法格局一定要大,不能只看片面的回答,要从宏观角度上去理解其他人是如何定义问题并进行解答的。我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在讨论我们国家的高铁技术是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人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后给出的结论是,看似很厉害但其实和发达国家比起来的话就相差甚远。因为他的回答有理有据,明显能看出来是这个行业的专家,所以我在看完这个回答后也很赞同这个观点。但后来也有人从系统的角度上提到说我们国家有更强的整合能力,能在研究其他国家技术的同时进行内部的整合,创造出我们国家专属的高铁技术体系。你看,从专业水平和从系统角度上看待问题所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有的时候我们以工程师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的话,能看到重要的那几个技术点确实很好。但有的时候也需要切换视角,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思考有哪些微小的改变就能影响整个系统发生巨大的转变,这点也是比较重要的。还有一次看到一些人在讨论假如中国没有那么多的钱,中国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要不要在所有领域都要去争第一的这个问题。其中有人提到说比起让中国在所有领域都保持第一或者争第一,更重要的是在下一次新的变革发生之前,投入最多的精力去不断地跟随变革,去接近变革的上限这件事。虽然任何一次大的变革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无论你是在变革初期还是变革中期去体验这个环境,差别都不太大。因为你在体验变革后一定会不断的发展自己,会比以前的你更好。我认为这个回答是在系统层面上思考得出的相对比较优的解。你看,读书真的能让我们获得新的知识,扩展我们的视角。当我们用沉淀下来的知识再回过头去看以前的一些问题,你会进入更大的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得到一些和以往不同的结论。
李凯东老师: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读完书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吧。从结论上说的话我认为我们可以用收集到的知识去审视当下,开拓新领域进行发展。比如美团的王兴当初在进行创业的时候就会依据四纵三横去分析当前市场中的空白,思考可以创造怎样的产品去填补它。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创业者,没有这种能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们可以练习的是,当有一些和我们相关的火爆元素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快速且敏锐地注意到它,思考一下这个元素会不会给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带来变化。最近chatGPT不是很流行嘛,它就是一个很厉害的AI生成的聊天产品,你问它一些问题它能给你一些比较准确的结论。如果我们把关注焦点放在它的回答是否准确这件事上的话,我觉得意义不大。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的出现给你的专业领域带去了哪些影响。比如可不可以在发挥它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去做一些更新鲜,别人都没做过的事?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花时间思考的事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